欢迎访问榆中县法院网,今天是

榆中县法院网


 

固本强基抓管理 司法为民促和谐

——榆中法院“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发布时间:2010-09-01 16:16:24


 

美丽的兰州东城新区榆中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农业特色突出,辖区面积3301.6平方公里,人口43万。榆中县人民法院坐落在有“陇右第一名山”的兴隆山下,始建于19504月,现有内设机构13个,人民法庭5个,现有编制87个,实有干警75名。其中有审判职称的45名,其他工作人员11名,法警11名,工人8名。

近年来,榆中法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指导方针,认真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公正、廉洁、高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按照司法为民立院、改革创新强院、制度管理治院、文化宣传兴院的思路和建设创业型、创新型、学习型、文化型、为民型法院的目标,紧紧抓住审判这个中心打造精品案件,紧紧抓住队伍这个根本提升法官素质,紧紧抓住制度这个关键加强法院管理,紧紧抓住为民这个追求促进社会和谐,紧紧抓住文化这个需求提升法院形象。深入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曾经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市级文明单位、人民陪审员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法院优秀法院称号,两次被评为全市先进法院,三次被市法院评为司法考试工作先进单位,还有5个部门和20多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县表彰。

一、公正司法,为服务工作大局和保护人民利益发挥职能作用

院党组紧紧抓住法院审判这个中心工作,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三年共审执结各类案件6398件,其中依法执行各类案件2269件,执结案件的标的1.2亿元,去年按照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院的部署,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执结案件1129件,“清积”活动受到市法院的表彰。自2000年以来,每年审理的案件都超过2000件,一线审判法官人均结案在80件以上,较好的发挥了人民法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利益的职能作用。一是注重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在刑事审判中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给付受害人的补偿幅度和受害人的谅解程度作为量刑的重要参考,对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70周岁以上的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坚持在民事审判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根据案件情况邀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士参加旁听、参与调解,达到调解一案促一方和谐的效果;建立行政案件协调机制,努力平衡利益各方的关系;执行中坚持“多动嘴、少动刑”,尊重民俗、尊重当事人的特殊情形、尊重双方的和解意见。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平均调解率达78%,民事案件平均调撤率达55%25%的执行案件当事人自动履行。二是强化审判监督。提出精品案件办理的工作重点,注重把案件评查、庭审观摩和违纪调查相结合,注重把领导抽查、部门互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注重把程序公正、实体合法和社会满意相结合。每年对办案法官的庭审至少观摩一次,审监庭和院领导抽查的案件超过40%,部门互查率达100%,制定并严格落实《精品案件考核细则》和《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办法》,把精品案件的评判从单纯看卷的静态评定转向动态。没有发现程序违法案件和法官违纪案件。三是发扬司法民主,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率达100%,民事案件中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的占37%,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加大人民调解协议诉前确认工作,自2009年后半年实行以来,办理诉前确认案件109件。

二、开拓创新,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司法改革之路

案多人少是一直困扰我院的关键,我们坚持通过主观努力解决客观问题,认真贯彻最高法院“二五”、“三五”改革纲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对法院司法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充分学习兄的法院的先进经验,重点进行了五项改革:一是建立审判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审委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合议庭”审判模式,审判一线法官成为讨论案件法律适用、决定裁判结果的主要力量,使审委会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法院审判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成立了综合合议庭和速裁庭,发挥不同专业法官的特长,解决了我院忙闲不均问题,对于一些法律关系简单、案件标的不大的案件,及时受理,当即裁决,杜绝由于程序造成的久拖不决问题。二是建立了审判流程管理制度,采取审限警示、领导督办、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措施,严防超审限、超期执行、超期羁押现象,严防在执行和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财产由于不及时处理而流失造成的渎职行为,通过“大流程、小循环”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局域网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审判效率。2007年以来,民事简易程序案件的平均审理期限为45天,普通程序的为97天;三是针对我县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较多、处理难度较大、解决时间较长的现状,主动和交警部门协商,成立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巡回审理法庭,开展诉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确认、法律咨询服务、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等工作,公正高效的解决此类案件;四是探索并实行了申请人选择执行法官的办法,受到申请人的欢迎。每年当事人选择法官执行案件的比例超过65%,增强了申请人与法官之间的信任,减少了与法院的对立情绪。五是实行执行回访,每年对中止执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和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案件定期进行回访,通过函件、电话或者走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收集执行线索。六是聘请了13名执行信息联络员,三年来共协助执行、提供信息、调解执行案件240多件。

三、传承文化,进一步打造法院科学发展的支撑

文化是发展不竭的动力,法院文化是满足法院干警多层次的需求、人民群众多方位的期待、法院发展多方面的需要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法院独特的文化积淀。我们努力在干警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建立机制,制定了《干警定期体检及健康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决定》等制度文件,建立长期性的从优待警机制,每两年对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每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虚心听取老干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老干部离岗不离家,增强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择优选拔的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和人大常委会任命,一次性提拔19名干部担任中层领导,激发了他们的活力和工作热情;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干警参见学习考察活动,开阔干警的视野,利用干警休假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外出考察学习,各方面筹措资金,办起了职工食堂,建立了洗浴房、健身房、电子阅览室、单身宿舍等,解决了单身职工的实际困难,丰富了干警的业余生活。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20087月修订完善了128项制度汇编成册,将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规范管理之中,同时加大制度的考核通报和目标考核力度,把制度执行的情况与部门、个人评先选优紧密结合起来,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氛围已经形成。四是搭建文化平台,以扎鸡毛掸子的务实态度抓文化,2006年创办了刊物《榆中法苑》,2007年创办内网《法徽映栖云》,20096月创办外网,加入中国法院网,制定了《调研宣传信息工作奖励办法》,广大法官不仅“铁肩担道义”,而且“妙手著文章”,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法学理论,业余时间撰写散文诗歌,既提升了干警业余生活的品位,又预防了干警八小时之外的腐败行为,每年干警撰写的理论研究文章40余篇,其他文章近百篇,2009年,在兰州市法院举办的“迎国庆”、纪念建院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中,我院以17%的稿件提供量和3篇获奖文章,获得优秀组织奖。今年我院又举办了庆祝建院60周年及首届理论研讨会,吸收干警撰写的45篇优秀文章,印刷编辑了论文集《实践与理论创新》和院志。五是在当事人活动的审判区走廊和人民法庭,悬挂文化展板,摘选名人名言、法律故事、哲理美文、廉政图片等,建成文化长廊。六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职工文体竞赛、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等活动。在参加县上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歌唱比赛中们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

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法官的理论水平和司法技能

“学然后知不足。”我们把学习作为升华干警思想、开阔干警视野、陶冶干警情操、促进法院发展的基本手段,建设学习型法院、学习型集体和学习型法官。一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设学习型班子,院党组成员坚持每周腾出半天时间与所在支部党员共同学习理论、探讨重大问题,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审判,制定了《榆中县人民法院中心学习组会议制度》,以会代学、以会促学,及时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坚持院领导每年亲自审理35个案件、评查10-20个案件、抽查100份以上法律文书的任务,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在具体审判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审判技巧、总结审判规律,提高院长指导、监督审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虚心向群众学习,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人民陪审员、廉政监督员、执行联络员联系座谈会,都由院领导亲自主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愿望;二是着力于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学习制度,对干警的学习体会、学术论文、思考总结等学习成果都进行归类奖励,按照采用级别的高低,给予300020元不等的奖励,对通过司法考试的干警给予3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有27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连续三年被市法院评为司法考试先进单位。注重考核机制建设,按照公务员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把学习作为目标责任进行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部门的评先评优、个人目标奖励挂钩;注重保障机制建设,每周坚持利用半天时间进行集中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大对集中学习的点名、检查和督促,保证学习时间充足、学习内容丰富、学习人员到位、学习效果良好。三是着力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我院自提出学习型法院建设目标以来,首先把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2007年布置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院史室和局域新闻网站,让干警在更广的领域和平台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开展干警“每天上一次网,每周参加一次集中学习,每月讨论一个典型案例,每季度读一本好书,每年完成一本学习笔记”的“五个一”活动,利用多媒体,每周播放“以优秀法官宋鱼水为原型的电影《真水无香》,以尚秀云为原型的《法官妈妈》及反映全国模范法官王天祥先进事迹的电影《百姓法官》等,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广大干警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购买和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数据库, 提供学习资料。四是着力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加强干警学习中,注重“四个紧密联系”,即紧密联系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使法院审判工作和法官的司法行为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提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紧密联系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着力陶冶干警情操;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司法需求,不断提高干警司法为民的水平。

五、司法为民,让群众感受便捷高效和谐的司法审判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最终归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告诫法官要有平民意识,做平民法官。我院有着司法为民的光荣传统,建院之初就针对部分本地区当事人诉讼不便,建立了甘草店受案站,邀请马锡五院长亲自传授巡回审判的知识,近年来,院党组把为民型法院建设作为“五型”法院建设目标的核心。一是建立巡回便民网点,已经在全县设立了17个巡回审理点、36个便民联络点和3个企业联系点,服务网点已经覆盖全县16.8%的自然村,发放的便民联系卡近20000张,实行电话立案、预约立案,开农家庭、田间庭,受到农村老百姓的普遍欢迎,称:“来村里审理案件的法官平易近人,就像自己人!”每年在这些便民服务网点审理的案件达到36%。二是率先设立特困当事人救助基金,位于清水驿乡的黄家和张家本是很好的邻居,孩子玩耍时的无意伤害使他们成了仇人,更使原告的生活越来越窘迫,大笔的医疗费使他不得不把孩子接出医院,由于执行案款分文未兑现,原告的母亲成天在法院上访,堵法院的车,坐院长的办公室,面对当事人的闹访,院党组一班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积极寻找救济渠道,努力使当事人不再雪上加霜,千方百计使那些被确因执行人生活困难无力履行案件的申请人渡过生活难关,下决心率先在榆中法院设立特困当事人救助基金。全院法官首先积极响应,在基金账户设立的当日,干部捐款就达6350多元,目前通过多方争取使该基金账户资金已循环、滚动维持超过10万元,解决了一些特困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上庄乡的王大妈从院长的手中接过3000多元的救助案款时,激动地说:“我告状的时候别人说,我的事情法院不会管,没想到不但官司打赢了,院长还请子给我送来了救命的钱。”三是制定了《榆中县人民法院院长接待制度》,每周二为院长排班接待日,当事人要求约见某位院长的,还可以随时约见。同时,把院长接待与院长回访结合起来,院领导主动上门解决当事人反映的问题,拉近同当事人的距离,今年126日,院领导亲自回访一起损害赔偿案件申请人张某时,张某拿出自产的20斤洋芋粉条要送给法院的法官们,表达他的感激之情,由于法院主动和老百姓近距离沟通和解决问题,老百姓的上访变成了对法院的感激。四是在法院大厅专门设置了当事人休息室,并且配备了饮水机、电视机、报纸架等设施,人民法庭也设有当事人休息室,让当事人感觉到法庭的温馨;五是实行中层领导接待制度,每天安排一位中层领导在大厅接待来访当事人,负责联系法官、诉讼引导、法律解答等事宜。院党组经常教育法官:“我们都是来自于老百姓,一定要和老百姓换位思考,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当事人热情点、客气点、周到点。”法院与当事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法官主动下访,当事人就越不会到法院上访,近年来,我院涉诉信访案件每年下降20%左右,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案件、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信访案件、没有一起法官违纪信访案件。六是给诉讼的每位当事人赠送《诉讼风险提示书》和《诉讼指南》,在立案大厅设立了专门为立案的当事人进行法律指导的导诉台。通过这些措施,涉法上访案件大幅度下降,没有发生过赴省进京和越级上访现象。

六、艰苦创业,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司法活动场所

法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活动场所的民生工程建设,的法院环境,能够对诉讼的当事人形成一种肃然起敬和容易接受依法审理的效应进入新的世纪后,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法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人民法庭和审判法庭陈旧落后的问题,不断加大对人民法院装备的支持力度,院党组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造福群众的责任感,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一是在到位资金只有200万元的情况下,建成新的审判大楼,投资近1500万元,在中央资金只有160多万元,配套资金70多万元的困难境况下,顺利完成了五个人民法庭的重建任务,受到了上级法院的表扬和兄弟法院的赞誉。二是不断加强法院现代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实行门禁卡式管理,把审判区与办公区严格分离,在审判区安装红外线检测音视频存储系统,率先在全市法院利用科技手段管理审判。三是在各种设施设备配备中,超前计划、超前发展,经过努力,不仅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整洁文明的诉讼环境,干警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与时俱进,建设公正、务实、清廉的法院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作风优良、公正廉洁执法的法官队伍,是时代赋予人民法院的职责。近年来,院党组着力培养“在工作中有热情,在岗位上有激情,对待群众有感情”的法院队伍,把严格管理与从优待警结合起来、把教育与约束结合起来。一是发挥党组的领头雁作用,党组一班人认为,建设一支优秀的法官队伍关键在党员,发挥好党员的中坚作用关键在党组。院党组率先提出要做“八个方面表率”,党组一班人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党组成员主动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自觉地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不打小算盘,不搞小动作,做到可信、可亲,其他党组成员能够自觉做到“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积极支持主要领导的工作,在重大执行活动现场、重点审判活动法庭都能见到全体班子成员的身影,增强了党组的凝聚力。二是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我院目前有党员48名,按照“审判在哪里,党组织在哪里,党的监督在哪里”的思路,建立了一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和5个党小组,在工作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多办案、办好案,不出错案,在廉洁上,党员干部拒腐蚀、永不沾,清正廉洁,增强了战斗力。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科每季度向院长汇报一次全院干警的思想状况,不让一名党员掉队、不让一名法官出事、不让一件事情影响法院,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管人不整人,爱护不姑息,建立了“四探望慰问”制度,党组想方设法解决干警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化无情为有情,既交心又帮心,增强了亲和力。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制定了《廉政建设信访接待办法》,注重通过信访抓廉政,经常教育法官预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培养“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廉洁品格和“厚德载物,德正法严”的形象。加大“五个严禁”规定的落实力度,制作大型宣传牌,并为订购“五个严禁”的胸卡和册子;建立并实行中层领导述职制度,增强中层领导的责任心和接受监督评议意识,还在各行各业聘请了10位党风廉政监督员,做到内外监督并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伟大的司法事业从来都是与法院各项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入推动三项重点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讼利益,在对人民法院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为人民法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舞台上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

 

责任编辑:陆建民    

 

 

关闭窗口